据韩联社消息,在8月3日这一天间群策略,韩国外长赵显在接受《华盛顿日报》专访的时候,他表示,韩国政府立场是在与美国、日本开展合作的同时,致力于与中国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。
然而,他很快就话锋一转,将中国“崛起”视为挑战,表示要保持“警惕”,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实现了增长,成为了各方的竞争对手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7天前,韩外长还主动致电北京,当时,王毅外长就给了韩方3个劝告:希望韩方政策稳定不摇摆,坚持独立自主不被第三方裹挟,共同维护产业链稳定。
当时,韩外长也积极回应称,韩方高度重视韩中关系,愿推动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取得更大发展。
七天前王毅外长的劝告言犹在耳,“避免摇摆”“不受第三方限制”的提醒,显然没能挡住韩国的政策偏移。赵显的“警惕”论,表面是说给中国听,实则是做给美国看的姿态。
而这种既想维持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关系,又不敢违抗美国旨意的态度,凸显出韩国外交的两面性。
自特朗普重新执政以来,美国对外政策展现出更强的施压态势,尤其在对华问题上,不断试图拉拢盟友构建“抗华阵线”。
韩国作为美国在东亚的重要盟友间群策略,自然成为美国重点施压对象。
近期,美国也在台海、“印太战略”等问题上,不断要求韩国选边站队,配合其遏制中国的战略布局。
面对美国的压力,韩国国内态度不一,从官方层面来看,韩国新政府虽强调“国家利益优先”的实用外交,但在实际操作中,仍难以摆脱美国的影子。
然而,韩国在经济上对中国市场依赖程度极高,中国多年来一直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。大量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获取丰厚利润,韩国的半导体、汽车等产业对中国出口占比可观。
一旦因为追随美国遏制中国而失去中国市场,韩国经济将遭受重创。
但在安全层面,韩国又长期依赖美韩同盟。驻韩美军长期存在,韩国在军事防御体系上与美国深度绑定,这使得韩国在外交决策时,不得不考虑美国的态度。
李在明政府虽试图调整外交策略,避免过度卷入美国主导的地缘政治对抗,但面对特朗普政府的强硬施压,其“战略模糊”策略正面临严峻考验。
美国要求韩国在安全问题上明确立场,强化美日韩军事合作,韩国若拒绝,可能会面临驻韩美军防卫费分摊增加、军事支持减少等后果;若答应,则会严重损害中韩关系,陷入经济困境。
在此背景下,韩国国内有识之士也纷纷发声。有韩国学者指出,韩国不应盲目跟随美国,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。
但韩国国内也存在不同声音。部分保守势力受美国影响,倾向于紧跟美国步伐,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。
这种分歧导致韩国政府在外交决策时难以形成统一且坚定的立场。
与此同时,韩媒透露一则消息:美韩两国正在讨论两国总统会晤的日程安排,李在明将可能在8月中旬之前访美。
而这与其说是主动外交,不如说更像一场不得不去的“鸿门宴”,去了,恐怕得应对美国的各种要求。
总之,现在的问题是,美国的压力不会减,中方的红线不会让,韩国光靠嘴上的“平衡术”或许难以为继。
广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